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今年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展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应对非洲发展和增长困境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
202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美国华盛顿会见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全球首席执行官哈维尔·佩雷兹·塔索,就SWIFT近期发展动向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分别会见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和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西迪·乌尔德·塔赫,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深化多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摄影家、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先生的新书《山风路——大凉山大巴山脱贫纪实》发布会6月30日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隆重举行。杨凯生等公益爱心人士捐款组建的风基金在会上报告了这几年来在扶贫和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 杨凯生先生十一次进大巴山、六次进大凉山,以相机为笔,以山、风、路为篇章生动记录下大山中点点滴滴的变化,《山风路》近期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Project mBridge)发起方在京召开系列会议,讨论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研发及阶段落地有关工作。
6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举行2022年度荣誉盛典,隆重表彰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集团卓越保险战略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廷科代表集团党委致辞,集团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2023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了来访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双方就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及其他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完)
指导意见对债券承销、受托管理、评级、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提出,“应当健全债券业务质量和执业风险控制机制,构建以发行人质量和偿债风险为导向的履职管理体系,提升尽职履责的有效性”。
报告显示,我国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显著增强。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5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4561.6亿元。国债发行7352.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553.5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844.5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7962.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53.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1207.9亿元。
2023年6月24-25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在瑞士巴塞尔举行行长例会和年度股东大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董事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会议、全球经济形势会等行长例会系列会议以及年度股东大会。与会央行行长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通胀前景及其挑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完)
习近平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
近年来,随着浙江海港集团陆续完成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嘉兴市、台州市、温州市等地的港口以及义乌陆港的“一体化”整合,宁波舟山港的“海岸线”不断延伸,货物吞吐量屡创新高,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一体化”整合也促进了各个港区错位发展、良性竞争,推动集团资产规模和利润连年增长。
习近平对盖茨及其基金会长期致力于促进全球减贫、卫生、发展及公益慈善事业表示赞赏。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目的是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首先专注于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重大贡献。我们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健康水平。
近日,光大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集团党委副书记吴利军主持,党委委员洪波、王毅、王志恒、高爱武参加,党委委员于法昌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作重点发言。